编者按

甲子正青春,桃李满天下。重外的校友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有驻外大使、跨国人才,有科技精英、大国工匠,有学术大师、文艺名家,有金融才俊、商界翘楚,有政府官员、行业骨干,还有扎根基层、青春报国的平民英雄……为讲好重外故事,走近优秀校友,献礼六十华诞,重外特推出“重外之光”,本期分享夏吉宣校友的成长故事。


【本期校友名片】

夏吉宣,重庆外国语学校小1969届、高1975届校友,于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分配到国际台工作,担任英语节目采访、翻译和制作工作。1987年公派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攻读文学(新闻)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后回到国际电台英语部担任《时事报道》节目主编,所采写的稿件多次获国际台优秀节目奖、中国广播奖、中国彩虹奖和中国新闻奖。1992年起先后担任英语部副主任、主任和英语环球广播中心主任等职务。1996年获得中直机关颁发的"优秀青年干部"称号,1997年获国家教委和人事部颁发的“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证书,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中组部等六部委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从2001年起先后担任国际电台副台长、分党组副书记等职务。2009年6月——2016年12月,担任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简称亚广联,ABU)规划及战略小组(ABU Planning & Strategy Group)成员。2016年,获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博士学位。2020年,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


眼目深邃,鬓发斑白,时而伏案执笔,时而低头沉思,以一篇篇呕心沥血的文稿诠释着拳拳爱国之心,用一场场意义非凡的时事播报讲述中国故事,借一次次传媒创新展现大国担当……他就是重庆外国语学校小1969届、高1975届校友夏吉宣,历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分党组副书记等职务,现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

图片

▲ 2014年,夏吉宣出席中美媒体论坛



▲ 1972年,夏吉宣(第三排左二)与部分原小三班同学合影


在求学的道路上,尽管荆棘丛生、举步维艰,夏吉宣仍以长风破浪之志向与焚膏继晷之决心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中苏关系恶化、国际形势紧张,重庆响应周总理的号召,创办了重庆外国语学校,旨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外语人才。当时的夏吉宣正在读小学三年级,却能发出俄语的弹舌音。特殊的外语天赋使他顺利进入了外语校的俄语班,这是他人生第一次与外语结缘,与重外相逢。不幸的是,一年后国家政策调整致使外语校停办,夏吉宣回到原来的中梁山煤矿子弟学校就读。


▲ 夏吉宣高中时期学生证


1971年外语校恢复招生后,满心喜悦的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外语校,再次进入重外高中英语(一班)学习。夏吉宣说:“这是在周总理的指导下重庆所创办的第一批高中外语班。所以,当时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很好的。”他把后来的学业和事业成功归功于在重庆外语学校学习时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老师抓发音,让我们模仿灵格风的发音和语音语调,不仅让我们的英文朗读更加自然,也克服了重庆人‘l’与‘n’,‘s’与‘sh’等不分的问题。二是老师要求我们用英文思考和组词造句,而不是先想中文,然后再翻成英文,不仅让我们的英文对话更加流畅,也减少了洋泾浜英语的表达。三是老师建议我们购买高级中英双解词典,不仅让我养成了查英文词典的习惯,提高了用词的准确达意,还增强了我自学的能力。四是重外除了把英语教学放在重点外,还鼓励学生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体育课,从而做到全面发展。最后这一点对于我后来提高高考成绩和从事新闻报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1973年,夏吉宣于学校教学楼前留影

▲ 1973年,夏吉宣(第二排左一)和高一英语班部分同学合影

▲ 1973年,夏吉宣(第三排右三)所在高一英语班集体照

▲ 1975年,夏吉宣(第四排左一)所在英语班毕业照


自高中起,深受学校良好外语氛围和办学理念的影响,夏吉宣便暗暗下定决心要学好外语,为的是在将来能够在世界的大舞台上为中国发声。只可惜,“上山下乡”的政策却让他错失良机,刚刚高中毕业的他被安排到四川内江的资中县农村当知青,这一待便是三年。这一期间,夏吉宣积极劳动,先后被评为所在公社、县和地区的先进知青。1976年,组织考虑到夏吉宣的出色表现和外语才能,决定推荐他到上海外国语学院读书。可是到了县里终评时才知道,这次上外只给了一个名额,而人选却是夏吉宣和另一位农龄更长的女知青。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

▲ 1976年,夏吉宣(第二排右一)参加知青代表大会合影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还在务农的夏吉宣闻讯便热血沸腾,毫不犹豫就报了名。他说:“那时,白天干活,晚上复习,有时因下雨等天气不出工也窝在屋里看书,一天只睡3、4个小时。尽管辛苦,但一想到能读大学,浑身又充满了干劲。”考试结束后,夏吉宣被四川省华蓥山煤矿招工录用。在采煤队实习期间,夏吉宣接到资中县招生办的通知,他的高考分数达到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录取线,但由于他参加高考时所填写的知青身份和所在地址与招生录取时的工人身份和单位信息前后不符,学校无法调取他的档案,他再次与上海外国语学院擦肩而过。虽然遭受挫折,这次考试的经历也给他足够的信心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 1978年,夏吉宣上外录取通知书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1978年,夏吉宣再次参加高考,并且凭借四川省第三名的英语成绩去到了梦寐以求的上海外国语学院。



1982年,26岁的夏吉宣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电台)的记者,开启了他的追梦之旅。他说,父母在给他取名字的时候,似乎就要让他从事对外宣传工作,所以,他把在国际电台的工作当作人生事业的新起点。

▲ 1982年,夏吉宣毕业分配通知书


夏吉宣记得,有一年他陪着美国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的两位记者去上海采访朱建华。一路上,他注意向两位记者学习采访时的提问角度和表达技巧。很快,他发现美国记者经常会因误解或偏见而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他意识到,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西方媒体不准确的报道,加上大多数外国人没有机会来华旅游和亲身体验这些变化,国外民众对中国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他希望运用自己的外语才能,借助国际广播的平台,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真实的中国,以消除他们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于是,夏吉宣最初的外语梦转化为了对外宣传梦。

夏吉宣为此努力奋斗,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并认真对比经外国专家修改过的稿件,很快就能独立完成英语节目的采访、编写和制作。1984年,在领导的支持下,他开始自采自编录音报道,尤其是首创了对外交部每周发布会的录音报道,直接采用现场发布的录音进行编辑制作播出,成为一些外国驻京记者必听的节目。他还非常注重节目的时效,不少报道都是当天采访,当天晚上播出,由于能及时报道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动态消息,受到中外听众的好评,多次获得国际电台优秀广播节目奖。

▲ 1988年,夏吉宣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


1987年,国际电台公派夏吉宣去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新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学习期间,除了完成学业,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社会,他还注意阅读当地报纸、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并与同学和居民结交朋友,经常与他们交流。通过在美国的留学和回国后的实践,夏吉宣认识到:要做好国际广播工作,光靠学好英语是不够的,必须要具备中文思考、英语表达的语言能力和内知国情、外晓世界的知识背景。也就是说,在策划时,要用中文思考,体现中国立场;在写稿时,要用准确达意的英文词汇来表达,提高传播实效。只有内知国情,才能知道什么是真实生动的中国故事;只有外晓世界,才能知道如何贴近外国受众的习惯讲好中国故事。

▲1999年,夏吉宣报道澳门回归时采访葡萄牙最后一位总督


在工作中,夏吉宣注意把握好大题材、小切口的视角平衡以及硬话题、软包装的故事化转换,处理好应对受众兴趣关注与迎合受众猎奇心态之间的矛盾;在选择对外宣传的题材时,注意避免为了吸引受众而过度满足他们对所谓中国特色文化习俗和社会现象的猎奇心理,最大限度地把主观的宣传意图体现到客观的传播效果中。他采编的稿件多次获得国际电台优秀广播节目奖、全国优秀广播节目奖、中国彩虹奖和中国新闻奖等奖项。

▲2003年,夏吉宣访问古巴拜会卡斯特罗


在国际电台的广播大楼里,一个巨大的地球仪内装满了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来信。美国听众莫赛尔说,“我觉得你们的节目既令人感兴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帮助我更多地了解了你们的伟大国家。其中有很多消息对于我来说都是前所未闻的......透过这些消息,增进了了解和理解,建立了对你们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文化的尊敬。我们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就像未成熟的孩子,应该向你们这些文明始祖学习。”英国听众理查德·金说,“在英国,关于中国的报道真是微乎其微,就这么一点报道还是经过人为筛选带有偏见的。收听贵台广播,对中国的了解更全面了,中国蓬勃发展,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今世界,了解中国对世界事务的看法十分重要。”德国听众斯特凡·杜什克说,“我感到你们对国际事件的报道是公正、客观的。”国内不少大学生则来信表示,他们“已经完全迷上了国际台的英语节目,以至几乎冷落了曾经偏爱的BBC及VOA”。更多的国内听众把国际电台的英语广播称为“一个乐观、轻松而又博学多识的挚友”。……这些来自五大洲的来信,使夏吉宣倍感欣慰。“每当看到这些来信,我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说。

▲2010年, 夏吉宣报道上海世博会


从一个懵懂的知识青年,到一位成熟的媒体人,从最初的英语梦,到后来的外宣梦,夏吉宣通过自己的声音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了真正的中国。他提到,在母校时,老师们言传身教,殷切希望夏吉宣能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而他也确实如此,当他的脚印遍布世界各地时,也仍然心怀家国,不改初心。夏吉宣说:“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我们有义务保持开放心态、拥抱多元文化;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坚定维护中国立场、在国际舞台上为祖国发声。”而他也以此为原则,切身诠释着他作为中国人的责任与担当。通过外语、通过新传,具有国际视野的他让一幅幅新时代中国的壮丽图景无比生动地呈现在了世界眼前。


▲2015年,夏吉宣报道阅兵仪式


步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互联网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而面对人生的激流,屈服逃避是弱者的表现,逆流而上才是智者的选择。挑战面前,夏吉宣并没有退缩,而是努力去寻找新的生机,开拓新的机遇。面对媒体行业的急剧转型、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夏吉宣深刻明白“变”于当今时代各个领域的重要性。他认为,发展变通能使一个行业重获新生,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将会使其被时代无情淘汰。

正如甘地所说:“如同明日将死那样生活,如同永远不死那样求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媒体转型的需求,年近花甲的夏吉宣还在“充电”,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和专业水平,做到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

▲2017年,夏吉宣体验模拟飞机驾驶仪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夏吉宣认为,未来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当做的是着眼于当下,为未来做好准备。与其心心念念过往的日子,或者翘首期盼未知的未来,倒不如活在当下,脚踏实地地努力着,让现实的每一步走得更加的坚定出彩。所以,虽已经年迈,他仍然抓住一切契机参加海内外各类事实报道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战经验。平时在家,他也从未闲下来,不论是各类前沿的杂志报刊,还是多种经典文献,他都含英咀华、爱不释手。

▲2016年,夏吉宣在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毕业


让人欣慰的是,他的不懈努力也最终使他得偿所愿。在2016年,他获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博士学位。丰富的新传履历也使他有资格、有能力担任国际电台副台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等职务。而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国际电台积极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了传统媒体的“升级改造”,收获了更多忠实的听众和肯定的评价。

现今,夏吉宣终于觉得,自己奋斗终生的梦想已经基本实现了。对于梦想,他有着自己的看法:“梦想太近叫做不求上进,梦想太远又好高骛远,跳起来能够得着的目标才是最好的梦想。”


“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夏吉宣的一生也正如他的母校重外一般:“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不断流逝的岁月没有磨蚀夏吉宣,反倒使他愈加成熟稳重,阅历丰富,让他能够在外宣之路上孜孜不怠,熠熠生辉。



作者:高2023届保送班李沁心

审核:夏吉宣

出品:重庆外国语学校新闻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